东林书院|「东林党」掀起的明末朝廷巨荡

当初马云成立湖畔大学,信誓旦旦,目标要做商界的黄埔军校,屹立300年,结果6年未满,便因停止招生而偃旗息鼓,后续也不得而知。这所由商人组建的“大学”,自诞生之初起,便多少带有些争议,其圈层天然的资本属性,注定了其最终的结局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湖畔创研中心

关于湖畔大学改名的解读,纷至沓来,解读声最高的,莫过于有人将其比作明朝的“东林党”,嘴炮打得空响,却于国家于人民无实质性帮助,误国殃民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东林书院

那明朝的东林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?

东林党是明朝中晚期兴起的一个由民间组织发起的治学讲学团体,后逐渐演变成一股影响朝政势力的政治派别。但他们不是现代意义的政党,没有严格组织与章程。只是一群志趣相投的知识分子或失意政治官吏所组成的团体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东林党人士

但他们代表的是江浙资本家们的利益,尤其是提倡减轻工商者税赋,鼓励工商贸易,工农平等思想,体现出资本家们强烈的逐利性。他们通过强大的舆论控制与广泛的民意基础,影响朝政,但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施政措施,最终嘴炮误国,惨遭覆灭。

东林党的兴起
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凡举人以上,全家免税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朱元璋

大明朝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,江浙区域一带每次能产生300多位举人,200多年来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士族阶层,而这些士族阶层均不用交税。明朝中期以后,江南地区资本主义开始萌芽,出现以雇佣关系的手工坊,即所谓“机户出资、机工出力”的劳动生产形式。江南士族阶层因享有免税特权,工商巨贾,皆来于此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资本主义萌芽

万历初年,张居正施行考成法和一条鞭法,以提高官员办事效率和增加国库收入,尤其是主张对工商征税,这深深触碰到了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利益,遭到了东林党人在朝野势力的强烈反对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八股文小能手张居正

创立东林党的首领顾宪成因敢言直谏,冒犯明神宗,被削职在家。他通过讲学活动,对朝庭政策进行抨击,同时宣传他的政治主张,逐渐吸引许多有志之士,他们标榜读书人气节,以传统儒家为治国理念。风声雨声读书声,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;正是其讲学与治国理念的完美体现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读书人的最高境界

在东林党崛起的同时,其他党派,如宣党、昆党、齐党、浙党等以地域为特征的党派也开始结盟,党派纷争四起,内争不断。

天启初年,由东林党支持的明熹宗朱由校执掌朝纲,东林党朝野权势达到巅峰,其他党派官员一律不予重用,党同伐异,朝野乌烟瘴气。明熹宗后期,为平衡东林党势力,重用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,这就有点类似于相权与皇权的斗争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木匠皇帝明熹宗

东林党的覆灭

魏忠贤被重用后,迅速培养朝野亲信势力,其他党派纷纷归附其帐下,以抵抗东林党势力。魏忠贤执掌的东厂和西厂权势滔天,排除异己,在朝野虽恶贯满盈,打击政敌手段极其残忍,许多东林党人士都遭到其杀害。其主张的收取工商税和海税,虽然一部分流入了其口袋,但大部分充盈了大明朝国库,使之有足够的军饷抵御辽东战事,为稳定东北边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魏忠贤剧照

崇祯帝即位,魏忠贤畏罪自杀,阉党集团被彻底剿灭。崇祯帝重新启用东林党人士,取消了商税,矿税,盐税,茶叶税等,主要倚靠农业税收,使明朝财政收入更加单一,国库没银俩,为节省国库开支,取消驿站制度,驿站员们纷纷下岗,陕北驿站员李自成,生无活路,只得举兵造反,加上辽东外满清军事势力步步紧逼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李自诚

内外夹困之下,崇祯帝病急乱投医,他传喻“收葬忠贤骸骨”,这个时候才想起魏忠贤的好,毕竟,魏忠贤虽坏,但他也是崇祯帝的一条狗,一条看家护院的狗,一条指哪打哪的狗,至少能维护大明帝国大厦不倒。

从湖畔大学改名看明朝东林党的覆灭

崇祯帝

而不是像东林党的士大夫们,长于内争,一味排挤打击反对派,偏隅自身利益,最终误国。

真可谓:平时袖手谈心性,临危却道水太凉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不代表三优号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发布者:乔乔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uuuhao.com/34770.html

(1)
乔乔乔乔作者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