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庆之的战绩是真的吗?陈庆之后悔吗?

名师大将莫自牢,千军万马避白袍。

被称之为“千古名将”的陈庆之,为何在武庙没有他的位置呢?

这是南北朝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童谣,可见陈庆之的白袍军厉害之处已是深入民心。

事实真的如此吗?

这就得从陈庆之这个人,和那个乱世说起。

陈庆之本是梁武帝的书童,没事就是陪萧衍下下棋,直到四十多岁才第一次领兵。

说起来,陈庆之能够在历史的舞台绽放光芒还得感谢元颢。

被称之为“千古名将”的陈庆之,为何在武庙没有他的位置呢?

当时正值北魏内乱,北海王元颢向南梁投降并向梁武帝求援,助他称帝,承诺若登宝位必有重谢。

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,于是派了7000兵马让陈庆之统领,这也就有了陈庆之的第一次领兵出征,其实这算是一次互送任务。

其实梁武帝并没当回事,不然也不能让从无领兵经验的陈庆之领兵了,而且也只给了7000兵马,怎么都像是走走过场。

但却因梁武帝的随意行为,却让已经四十多岁的陈庆之散发出惊人的军事才能。

陈庆之护送元颢从铚县到洛阳前后作战47次,攻下城池32座,余者纷纷投降,一战成名。

其实有夸大战绩的成分,也有些运气的成分,当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。

被称之为“千古名将”的陈庆之,为何在武庙没有他的位置呢?

就拿睢阳来说,丘大千率领七万大军分筑九城,抵御梁军,这明显就有夸大的成分,北魏总也就二十万士兵,内乱不休的前提下,一个睢阳就能驻守七万士兵,这怎么可能?

用七千士兵来攻坚有七万士兵的城池,一日之内连下三城。谁也攻不下来,这又不是野战,有天时地利的因素,还有层出不穷的计谋,历史却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争,但那都为野战,试问谁能在多于自己十倍兵力的攻坚战中取得胜利。

睢阳兵力或许多于陈庆之的兵力,但估计也就两三倍的兵力,历史总喜欢把战绩无限扩大,就如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损失了七十万兵马,那时的蜀汉都没七十万兵马。

被称之为“千古名将”的陈庆之,为何在武庙没有他的位置呢?

陈庆之之所能一战成名,除了自己的实力还不错外,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。

为什么要说有运气的成分呢?

要知道陈庆之当时护送的可是元颢,那才是正主,北魏再乱,碰到正主谁心中没有一丝忐忑,所以陈庆之率领的者为正义之师,从气势上就强于那些反贼。

虽说元颢是向梁求援回归,但在北魏还有根基的,忠于他的人也不会少,很多人或许是迫于无奈才跟着造反的,现在正主回来了,自然也会有人倒戈的。

陈庆之之所以能战无不胜,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因素。

那么陈庆之是否真的那么厉害?能被称之为战神的他,又为何在武庙没有他的位置?

首先,陈庆之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,也许他并没有那么神,但至少也不会是个草包,只是后世把他的战绩有所夸大。

武庙是指唐玄宗表彰和祭祀武庙中的历代名将。

与之同一时期的王辩僧和韩擒虎被收录在内,为何被称之战神的陈庆之却没有他的位置呢?

唐玄宗不可能会针对陈庆之的,那么陈庆之是不是战绩被放大,被得已证实了呢?

被称之为“千古名将”的陈庆之,为何在武庙没有他的位置呢?

还是说他后来的连续失利,兵败导致全军覆没,独身逃回南梁有着重大关系?

后来陈庆之与尔朱荣对战时,双方兵力相差也不大,但陈庆之却败了。

有人会说这是梁武帝昏庸造成的,不给陈庆之后援,才导致兵败,也有人说是天时的原因,如果不是陈庆之遇上泥石流,也不能全军覆没。

但是陈庆之在正面对战尔朱荣的时候也是兵败撤退,这也足以说明一代战神陈庆之其实是有被夸大的成分的。

结语:陈庆之之所以没入武庙,其能在乱世一战封神,战绩有着夸大的成分,也有后来被尔朱荣击败只身逃回南梁的因素。虽然说陈庆之战绩被扩大,但他的军事才能还是毋庸置疑的,只能说乱世之中,人才实在是太多了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不代表三优号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474187172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发布者:乔乔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uuuhao.com/34249.html

(0)
乔乔乔乔作者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